• 
    
  • <em id="dhntg"><object id="dhntg"></object></em>

    <ol id="dhntg"><ruby id="dhntg"><input id="dhntg"></input></ruby></ol>

    <th id="dhntg"></th>

    重新發現縣域經濟 | 小白商業觀

    陳白2023-03-21 14:22

    陳白/文 仿佛也就是一夜之間,一度被認為是“五環外市場”的縣城,日漸站在了鎂光燈中央。

    在政策端,作為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對縣域經濟的未來提出了諸多具體方向,縣域的發展也由此被提上了一個新高度。

    在流量端,從新疆紅衣策馬的賀嬌龍到四川甘孜“笑傲江湖”的劉洪,大江南北的縣城文旅局長們親自下場為縣城旅游代言,在全網圈粉無數。

    而市場的選擇,更是比我們意識到的還要早。微博上,山東膠州的一位網友分享星巴克在自己家鄉的“擴張史”:從第一家開業時擔心沒顧客到后來短時間內連開數家,星巴克不僅沒黃,還在周邊聚集起海底撈、優衣庫等城市生活品牌,直接帶出一個商圈。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星巴克就宣布要在全國近3000個縣域市場大規模開店。

    咖啡市場的擴張,是縣城消費升級的一個典型樣本??Х茸鳛椴皝砥?,進入中國不過百余年。而作為消費品的咖啡,真正走入大眾時間更不算長。德勒調研數據顯示,國內一、二線城市已養成咖啡飲用習慣的消費者杯數分別為326杯/年和261杯/年,但全國的平均數字只有9杯/年。

    但巨大的變化也確實在潛流中發生。美團外賣數據顯示,去年三線城市咖啡訂單量翻了一番,四五線城市咖啡訂單同比增長更是在250%以上,這一增長比例要遠遠高于一二線城市。

    當文旅局長們在短視頻平臺上為縣城代言,也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把縣城作為旅游目的地新選擇。只是,那些回到家鄉的人們開始驀然發現:縣城的街道早已不是記憶中充滿“麥肯基”、“喜樂茶”之類山寨品牌,而是形成了和城市中同樣的本地生活商圈。

    如果說五年前關于“五環外”的提法多少還有些居高臨下的意味,那么今天來看,數字經濟正在加速消解地域的鴻溝——你在大城市享受到的品牌商圈、半小時送達的即時零售、網紅餐廳的分享打卡……如今同樣都能夠在縣城里獲得?;蛟S今天來看,縣域經濟的含義,也早就已經不同于以往了。

    對比來看,電商“五環外”的語境是全國形成“統一大市場”。這種配置雖然高效,卻將消費抽離了縣城。而如今的本地零售、即時零售等模式的崛起,則是把生意和需求最大程度地留在了當地,同樣也是把增長的紅利留在了本地。

    相比已經面臨著流量天花板的一二線城市,縣城里蘊藏著巨大購買力,已經成為了共識。

    起碼從當下來看,對于全球消費品公司來說,再沒有比中國市場更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了。當我們近年來反復提及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時,一線城市往往被稱作“創新策源地”,但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也體現在這些大城市之外的小縣城之中。

    或許直到這一刻,我們才能真正意義上理解,當前的人均收入變化對于商業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

    按照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均GDP達8.6萬元,比上年增長3.0%。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741美元,與世界銀行劃定的高收入經濟體門檻(13205美元)僅相差464美元。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有著起碼4億以上的中等收入群體,而他們中的一部分就集中在以往被主流話語體系忽略的縣城之中。

    在討論宏觀經濟時,韌性一詞被反復提及。但如果我們切換至微觀的視角來看,這些分布在水面之下的商業機會和藍海,恰恰也正是組成中國經濟韌性的關鍵支撐力量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未來的經濟發展新曲線中,縣域經濟必然要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經濟觀察報商業評論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