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繼新能源汽車后,電動兩輪車也開始采用鈉離子電池。3月17日,雅迪科技集團與華宇新能源科技公司聯合宣布,成立現階段以鈉離子電池為主要業務的新公司,并發布華宇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極鈉1號”及其配套整車——雅迪極鈉S9。
公開資料顯示,雅迪科技集團是全球銷量第一的電動兩輪車企業,2016年在香港上市。華宇新能源科技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電池制造企業,2022年公司原有股東相繼全部退出,9月最終變更為雅迪科技集團全資控股。
作為動力電池新技術路線的一種,鈉離子電池相較傳統鉛酸蓄電池具備能量密度優勢,相較鋰離子電池則具備成本等優勢。因此,近兩年隨著鋰離子電池價格水漲船高,鈉離子電池的熱度快速提升。
“經過一系列檢測驗證,極鈉1號電池10分鐘就能充電80%,可持續3C大電流超高倍率放電,電池包在-10℃以上無明顯容量衰減。即使在-40ºC條件下放電保持率也能超過85%。”華宇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陳建對經濟觀察網等媒體表示。
據介紹,極鈉1號電池是電動兩輪車行業內首個批量化裝車的鈉離子電池項目,該產品目前已經完成了穿刺、浸泡、長續航等多種測試。
雅迪科技集團執行總裁王家中對經濟觀察網等媒體表示,從整個電動兩輪車行業來看,預計鈉離子電池3-5年能做到35GWh—50GWh的產量水平,以雅迪冠能S9 MAX為例,該車搭載的鋰電池電量相當于2.3-2.4度,如果是35GWh的產量,可搭載到1300萬-1600萬組整車上。
根據艾瑞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電動兩輪車累計銷量達成4100萬輛,2022年預計累計銷量達4500萬輛。從電池類型來看,2021年鋰電車占比為23.4%,鉛酸電池仍然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在陳建看來,鈉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未來在電動兩輪車市場將共存發展,其中鈉離子電池可能達到20-30%的市場份額,“鉛酸電池在直接成本以及回收特性上還有優勢,它不會因為鋰電和鈉電的存在而消亡,但是未來適用場景更加適用于農村、三四線城市等消費者對一次購買成本更敏感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明顯下降,已經由最高時每噸50萬元以上下降至35萬元左右。
華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雪榮告訴經濟觀察網等媒體,鋰離子電池價格的變動,不會對華宇鈉離子電池的研發進度及上市時間產生影響。鈉離子電池在耐低溫等方面有其他兩種電池無法取代的優勢。即便從價格上看,以碳酸鋰35萬元/噸計算,目前華宇鈉離子電池相較鋰電的電芯成本優勢仍達到約20%-30%,一旦批量生產后,鈉電的成本優勢將更明顯。
對于華宇的電池未來是否會供應第三方,陳雪榮表示,華宇一直在跟儲能廠、汽車廠等合作伙伴保持溝通,但就電動兩輪車行業來說,則是專注配套服務雅迪的產品。目前,華宇的電池主要應用在兩輪車、三輪車,而工程機械類、港口碼頭以及分布式儲能等場景,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