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m id="dhntg"><object id="dhntg"></object></em>

    <ol id="dhntg"><ruby id="dhntg"><input id="dhntg"></input></ruby></ol>

    <th id="dhntg"></th>

    國家數據局將成立,數據要素、數據安全迎來“雙提速”

    資訊2023-03-08 19:11

    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組建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業內人士認為,組建國家數據局將有利于破解目前數據流通利用的困境,快速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進而帶動數據安全市場的加速爆發。

    國家發改委統籌推進 數字中國將邁入快車道

    根據新華社報道,國家數據局將由國家發改委管理,為副部級單位,負責協調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

    根據改革方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承擔的研究擬訂數字中國建設方案、協調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信息化、協調促進智慧城市建設、協調國家重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推動信息資源跨行業跨部門互聯互通等職責劃入國家數據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的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組織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布局建設等職責劃入國家數據局。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愛君認為,成立國家數據局的重要性,首先是彰顯了國家對數據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屬性的認知更為深入,以及對落實《數據二十條》的精神、原則和舉措的戰略安排;其次是國家數據局的職能有利于落實《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中的安全(保護)與發

    展(利用)的平衡;最后是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分工科學,職責明確和目標明確,進而實現數據要素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關鍵要素的價值。

    可以預計,由國家發改委統籌,組建國家數據局有利于解決數據分散治理問題,集中各方資源全面推進數字中國,數字中國有望步入發展快車道,進而對數據安全市場帶來重磅利好。

    數據要素、數據安全成今年兩會熱點提案

    數字中國、數字經濟的建設進程中,發展與安全是兩大核心命題。2023年1月,國家發改委在《求是》雜志發表題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數據基礎制度體系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的文章中指出,“我們將統籌發展和安全,通過一系列細化制度舉措,扎實推進‘數據二十條’部署的各項任務落實落細,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數據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板工程。數據要素化以后,一旦信息泄露,將造成難以承受的后果:有的是國家機密,泄露后會造成巨大損失,危及國家安全;有的是企業商業機密,泄露后可能會讓企業的研發投資付之東流;有的是個人隱私,泄露后會影響個人的生活幸福甚至生命財產安危。

    在今年兩會上,齊向東一共提交了5份提案,他在《關于數據安全任重道遠,需要有決心、恒心和信心的建議》的提案中表示,目前我國的數據安全主要面臨著防違法、防盜竊以及防勒索三大挑戰。“數據安全保護任重道遠,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堅持決心,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合規落地;網安廠商堅守恒心,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技術創新水平;政企機構堅定信心,建立縱深防御的內生安全系統。”

    無獨有偶,齊向東對于加快推進數據安全落地的建議,獲得了不少兩會代表的共鳴。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強化企業數據安全管理與評估的提案》,建議完善企業數據安全評估體系,推動數據安全合法評估,讓數據安全管理更簡單、更有效、更有價值,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數據安全尤其合規建設的過程中,司法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副主席、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對媒體表示,最近發布的“數據二十條”明確提出建立保障權益、合規使用的數據產權制度,但數據權利保護在司法實踐層面還面臨諸多困境。為此,他今年帶來了一份“關于加強數據權利司法保護,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提案,建議加強和完善基于數據基礎制度的數據產權司法保護,推動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

    在今年兩會中,與數據要素、數據安全強相關的提案頻頻出現。例如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新聯會會長張毅的《加快布局數據合規體系建設》的提案,提出“數據要素的合規高效流通使用,關系到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委會專職副主委邵志清也就關于加快建設國家數字信任平臺提交提案,建議需要加速數據共享流通信任體系建設,包括強化數據安全合規監管能力,統一擬定數據安全標準規范,引導數據要素市場參與者基于統一的規則按需建設數據安全防護和管理能力等。

    政策暖風頻起 1500億數據安全市場可期

    近期以來,國家從頂層規劃和政策細則層面,頻頻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強化了數據安全作為數字中國建設核心底座的地位,數據安全產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包含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數字經濟、產業數字化再次被提及,數字化浪潮趨勢明確。

    早在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下稱“數據二十條”)正式發布,明確了堅持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這一主線。

    今年1月,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16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數據安全產業基礎能力和綜合實

    力明顯增強,數據安全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和價值釋放。

    就在 2月末,中國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數字中國整體布局規劃》,明確了建設數字中國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地位,同時將數字安全屏障與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并列為“兩大能力”,凸顯了數據安全在數字中國中的核心和底座作用。

    奇安信集團副總裁孔德亮認為,數據安全是近年來最熱門的行業概念之一,國家接連發布的《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體現了合規升級、監管趨嚴的宏觀趨勢;在數字化轉型大趨勢下,數據經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數據泄露等事件頻發催生了巨大的安全需求。在頂層政策規劃和旺盛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之下,數據安全市場將迎來無限的遐想空間。

    目前國內數據安全領域已經崛起了一批優秀企業,其中既有綜合型的安全廠商,也有專注于數據安全領域的安全廠商。綜合型安全廠商往往是網絡安全行業的頭部廠商,產品線較為全面,一般具備較強的咨詢、框架和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在一些頭部客戶和頭部項目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奇安信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根據不久前奇安信發布的2022年度業績快報公告,數據安全產品收入增速超55%,明顯超越行業平均增速,成為驅動公司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根據工信部下屬機構發布的數據安全服務前十企業名單,奇安信位列第一。在IDC發布的相關報告中,在數據安全方面,奇安信市場份額領跑網絡安全廠商。而近期啟動的國內首個數據交易鏈建設中,奇安信率先參與其中。

    相關研究機構預測,2023年兩會已經召開,數字經濟的發展定調不變,預計未來數據要素、數據安全等領域有望迎來超預期政策落地,將對數據安全行業產生更多的實質性利好。